2008年6月1日 星期日

Recommendation: "當達文西遇見華陀"


2004-09-14 02:40:23 | 人氣(48)

達文西遇見華陀 ---神乎其技的手術機器人配合針刺麻醉進行心臟手術側記

莊振澤

2000 11 23

電子科技進步日新月異,外科醫生為重症病患進行重大手術時在開刀房裡開胸剖腹之場面將不復再現。最先進的第三代手術機器人--達文西,日前在義大利巴維亞大學附屬的聖馬竇醫院為來自台灣的貴賓展示了一場神乎其技之精彩表演。

台灣輔仁大學醫學院暨耕莘醫院陸幼琴院長,偕同台東聖母醫院鄭雲院長,在梵諦岡出席國際醫學會議之後,經由中華民國駐教廷大使戴瑞明之安排,前來米蘭巴維亞大學聖馬竇醫院觀摩難得一見的機器人開刀手術。

這部最先進的手術機器人被命名為達文西,藉以紀念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這位集建築、雕塑、繪畫、機械、水利工程、解剖醫學等傑出科學藝術成就於一身的不世出天才( Leonardo da Vinci , 1452 – 1519)。造價約四千萬台幣的達文西機器人目前全義大利僅此一部,它大約分為三部分: 手術台邊矗立著伸出三支複雜構造機械手臂的座台,一旁是上接監控Monitor的主控電腦,另有一座外觀看來好似電動遊戲機亦附有Monitor的操作台。

利用機器人開刀,避免了傳統開刀手術之開胸剖腹; 以心臟血管繞道(Bypass)手術為例,僅在左胸側穿刺三個小洞穴供機器人手臂伸入進行手術:中間洞穴插入探照燈及微型攝影機,以將手術操作過程完整呈現於Monitor。右洞穴插入手術刀,左洞穴則是夾鉗,就如同外科醫生的左右手般靈活操作。主刀的醫生則端坐在一旁的操作台,眼觀Monitor,手腳並用熟練操作,看起來就好比把玩電動遊戲機一般,實在神奇 !

除了避免開膛破肚,機器人開刀亦免除了繁複的血液體外循環設備,開刀房助手亦大大減少,確是好處多多 !

當天的Bypass心臟手術特別安排了針刺麻醉配合機器人開刀,中西醫學之頂尖技術合作無間,可謂是世紀創舉 !

中華醫學技術最精華之針刺麻醉術,其高度鎮痛效果能完全取代強烈的麻醉藥物,應用在大型而須長時間的外科手術中,能免去麻醉劑對人體免疫系統的抑制作用,手術後病體恢復極快。上述作Bypass手術病人只需三天即可出院。

這項手術負責針麻任務的潘賢義醫師來自台灣屏東,旅居義大利三十多年,目前任教於巴維亞大學醫學院外科研究所,是著名的器官移植與實驗外科權威,其參與的醫療團隊在心臟手術、肝臟自體移植手術方面居世界領導地位。

(莊振澤會長在潘賢義醫師指示下,亦獲准進入開刀房全程拍攝,留下珍貴的紀錄,可供日後教學觀摩之用。) 2000 11 23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italy329/



沒有留言: